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两企三新 > 正文
南漳县:党建引领“两企三新”助入社会治理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4-11-29 17:59:05    来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南漳县现有“两企三新”党组织148家,中共党员843人,建立党组织61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48名。通过融合发展、党建聚智、服务聚力、“三新”聚效、公益聚心,积极探索共建共治方法路径,将“两企三新”优势作用转化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全面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融合发展,赋能红色引擎行动。实施红色引擎行动,促进产业振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今年作风建设主题为“项目建设年”,“两企三新”组织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发展深度融合,围绕服务生产经营发展和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来谋划、开展工作。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家在漳投资兴业、举办社会事业、帮助发展产业;发挥企业家重乡情、人脉广、乐奉献的优势,探索推动资源招商、以商招商、重资产招商和中介招商,为完成今年县委提出的1020亿项目投资总额添砖加瓦。聚焦乡村振兴、农业转型、防汛抗旱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建联盟自身优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群众解决急难盼愁。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县食用菌发展,11个镇(区)食用菌生产突破了1.5亿袋,年出口创汇超过500万美元,贡献税收0.55亿元,推动了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相继开发了十菇洞、岭子寨、采摘园等农旅项目,让农民增收,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带动了周边200户农民就业,2023年农民务工工资发放超过400万元,同比增长了25%。

 

党建聚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148家“两企三新”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重点结对帮扶,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建设各类项目12个,带动就业600人次。湖北荆楚源油脂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累计为脱贫户提供帮扶资金121万元,为大埠口村、鱼泉河村、白龙池村等9个村捐助产业发展资金92万元,结对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实现了村企共建共赢。南漳县寨子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规模扩大至5000亩,推出茶、酒、油、粽子、预制米饭等五大类70余种深加工产品,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带动10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过万元。巡检镇柑橘种植产业链党建联盟联合党委组织以懂技术党员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专班,在关键生产技术环节,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为链上合作社和农户进行倒春寒防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借助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实现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解决生产种植疑难,护航柑橘产业发展。柑橘种植面积达4.5万亩,具有柑、橘、橙、柚4大类1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11个省市,出口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年产量达1.8亿斤、产值达2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300万美元,带动3800多户1.5万橘农增收致富,人均增收1.5万元。

 

服务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东巩镇育英幼儿园党支部探索落实课后延时服务,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城关镇城北希望中心幼儿园寒暑假提供多种社团活动、兴趣辅导、作业辅导等服务,缓解家庭孩子无人看管、接送、辅导的后顾之忧。南漳县卞和和乐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在县凤山书院成立了“共同创富梦工厂”,为解决辖区宝妈、下岗职工等居民的务工需求,促进居民就近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富“幸福圈”。共同创富梦工厂共开办技能培训班5个班次,培训人数达到500人次,共提供残障人士就业岗位23个,人均年增收约2.5万元。

 

“三新”聚效,充实社会治理力量。充分发挥外卖小哥、快递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连脉”优势,吸纳200余名“三新”领域优秀青年作为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充实基层社会治理力量,贴近群众、了解诉求。协助社区做好政策宣传、人民意见征集等基层治理工作,助力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聘请23名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城市面貌观察员”“社区平安巡查员”,利用“小哥”们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特点,常态化开展“随手拍隐患”“随手帮小忙”“随手送政策”等小载体活动,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的“三新”力量,以贴近居民、熟悉社情的优势,参与基层社会“微治理”。东巩镇书画协会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效应,在书画和诗词爱好者的带动下,先后化解矛盾纠纷16起。同时,建立书法养心室,先后邀请市、县各级书法协会专家、名家开展现场教学27次,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南漳县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寄递物流、零工劳务等业务,不仅让富裕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而且新型的发展模式也帮助更多的社区居民实现了增收致富。利用鄂参与、抖音、视频号等自媒体,先后帮助全县17个村近6500户销售吊瓜子、猕猴桃等农产品77万多斤,销售额达211万元。同时,积极主动对接中国邮政南漳分公司在成熟社区建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先后帮助群众寄件1.8万件,节省相关支出近5万元。

 

公益聚心,协同办好民生实事。搭建“两企三新”志愿服务平台,明确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社会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应急处置、文明创建等6项社会治理工作任务,制定“公益聚心”行动举措,直接性、嵌入式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发挥“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品牌效应,鼓励和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实施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根据积分数量采取荣誉表彰、物质奖励、交换服务等方式,激发“两企三新”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全县累计发放“时间存折”12万本,登记志愿服务时长高达164.5万小时。近三年,“两企三新”组织累计参与乡村振兴440次、城市更新653次、社会服务696次、矛盾纠纷化解554次、应急处置2750次、文明创建738次。

[责任编辑:南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