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风采 > 优秀共产党员 > 正文
大山深处建功业――记南漳县扶莲塔电站张永才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0-08-31 08:00:00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南漳县扶莲塔电站张永才同志,多年来始终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拓创新,带领电站一班人,以站为家,以苦为乐,艰苦创业,在电站充分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电站在他的带领下,分别获得了省水利厅授予的《先进水电站》、《标准化管理电站》,省档案局授予的《档案管理省级先进》,省总工会授予的《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县委授予的《先进党组织》等光荣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获得省水利厅授予的《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结缘水电
  1983年张永才作为首批参加扶莲塔电站工程建设后,而被留到电站上班的“元老”,开始与水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电站只有两栋工程时留下的小民房和一栋土坯房,每天只能住帐篷,睡地板床铺,吃咸菜疙瘩,面对荒凉的厂区和百业待兴的电站,张永才没有退却,没有止步,而是与干部职工一起,修道路,挖菜园,建住房,每天带着腌菜干粮,早出晚归,拉石料,拌砂浆,砌河堤,倒砖块,硬是靠肩挑背扛建起了一栋职工宿舍楼,这期间他穿破了多少双鞋,手打了多少血泡,磨破了多少套衣服,他也说不清,也记不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他与大家一起建起了四亩见方的蔬菜园,一条从罗家湾至扶莲塔电站25公里长的砂石路面贯通了。因工作突出,不久张永才被电站领导委以生产调度的重任。
  作为生产调度的他,深感责任重大。“既然组织上信任我,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他从电工、视图等基本知识学起,每天刻苦钻研,不懂就问,白天工作,晚上自学到深夜,夏练三伏,冬战三九,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自学完成了水利发电等书籍,做了近4万字的学习笔记,还参加了武汉水力水电学院的短期业务培训。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水轮机水利发电等水电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和操作方法,成了扶莲塔电站少有的技术高手。
扶莲塔电站是一座径流式电站,有一点水就要发电,停机的机会少,为了使设备仪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他时刻把机组的安全运行放在心上,发现险情隐患及时处理。2001年10月,电站1号机冷却水管突然破裂,强大的水柱直冲发电机工作电缆,如不及时排除,就要烧坏发电机、淹没厂房。正在厂房检修的张永才迅速扑向出水口堵漏。由于冷却水压力大,张永才几次冲过去堵都没有成功,最后他用身体背部抵挡水柱,当时天气寒冷,冰水刺骨,张永才浑身湿透,冻得发抖,他一边用身体堵水,一边喊人拿来棉被木板堵塞,在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终于将水管堵住,由于抢修及时,避免了一场重大险情事故的发生。而张永才的衬衣却被水撕打成条状,身上多处被水打得铁青。
奋力开拓
  2002年,组织上让张永才任扶莲塔电站副站长,主持电站全面工作,为了使电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他提出了发展综合经营,实现主副并举,多轮驱动的思路,他利用电站的丰水电能建立了三个煤矿自供区和一个铸造厂,这些项目不仅消耗了富裕电能,增加了单位收入,而且还消化了电站富裕人员,缓解了电站就业压力。在加强设备革新改造中,他对所属设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设备设施台帐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隐患报告奖惩制度》,确保主设备完好率达100%,辅助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工程设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针对电站引水渠道长,隧洞、渡槽多,容易出现险情隐患的实际,张永才每年利用枯水季节组织职工进行清淤堵漏,并根据实际情况于2002年对其中400多米长的渠道进行加高。在日常管理中,张永才采取划段、定位、包片、定人、定责的管理办法,对渠道、涵洞实行分段管理,责任到人。对机械设备故障实行集体“会诊”重点排查。对电站1号机水轮机工作轮漏水,影响发电生产,他采取对前压板作补焊处理的办法,将原甩水环止水改为石棉盘根止水,不仅根除了机组隐患,还提高了机组的出力率,节约资金4万余元。2004年他利用此技术为兄弟电站(云台山电站)三号机又一次成功改造,解决了大轴严重漏水的问题。另外他还组织成立了技术革新小组,经常对设备进行革新改造,建立设备运行档案,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2005年7月,系统电网突然断电,造成电站可控硅被烧坏。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机房里机组发烫,热气腾腾,闷得人喘不过气来,为尽快恢复供电,他和革新小组一起冒着高温酷暑,轮番钻进机房内检修设备,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浑身上下衣服被汗水浸透,他全然不顾,待故障排除后,身上、脸上、手上多处被烫起了泡。由于抢修及时,保证了用电高峰期的正常供电。
  扶莲塔电站地处南漳、远安两县交界处的深山沟,距离县城120多公里,条件十分艰苦。干部职工常年战斗在发电生产一线,生产环境十分恶劣。为提高电站自动化程度,改善一线工人生产环境,从2005年起南漳县水电公司决定对扶莲塔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从2006年2月8正式启动自动化设备安装工作到安装结束的100多个日日夜夜,张永才带领电站技术骨干和武汉华工电气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一道,不分昼夜坚守在工作一线,使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按期完成,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了给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张永才特别注重对电站的绿化、美化、亮化,多年来,他带领职工种植各类风景树达百余种,上千棵,修建草坪300多平方米。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于2003年将电站厂房改造更换为铝合金,厂房全部进行粉刷,2005年对56间职工住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在张永才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扶莲塔电站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的电站,成为深山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张永才深知,电站的出路是发电生产,要想使机组多发电,发好电,首先必须得保证电站的安全。每当电站出现险情时,必须挺身而出,誓与电站共存亡。2001年7月29日下午17时30分至晚上20时10分,扶莲塔电站突降特大暴雨,雷电交加,山洪暴发,漳河两岸2小时内纷纷告急,扶莲塔电站更是险情丛生。位于漳河下游的扶莲塔电站由于地势低洼,发电机房低于河床水位近10米,被漳河环形包围,迅猛的河水掀起巨浪挟砂裹石从扶莲塔山上咆哮急下。由于洪水来势凶猛,电站大门挡水墙被冲垮,洪水漫过泄洪暗洞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呼啸着直逼厂房。顷刻间,电站厂房四周一片汪洋,三台总装机2630千瓦时的发电机组及设备被围。险情就是命令,在得知电站厂房被洪水围困的消息后,张永才和在家的站领导组织电站男女老少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迅速集中到电站大门口和进厂公路入口处,用枕木、沙袋堵漏。暴雨中他挥锹举锄,来回奔跑,将一根根枕木和一袋袋砂石投进出险口,与此同时,电站发电机房水位告急,蝴蝶阀坑的三台小电机被淹,3#机、2#机铜仁电缆头及互感器相继触水跳闸解列。此时系统电网停电,电站一片漆黑,发电机房内集水井的水位已到达井口,只差5公分水位就漫进厂房,情况万分危急。起动一号机!实行厂电自供,保证排水负荷电源,其他人员装砂袋,找棉被堵住三个侧门口和进入机坑的四个下水道。”张永才临危不乱,果敢指挥,沉着应战,与电站的班子成员迅速制定封门堵水,分段泄洪的抢险方案。雨哗哗地下着,洪水汹涌的咆哮着,电站集水井的水位不断上涨,一公分、二公分、三公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永才和电站干部职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人在机房在,水涨围垸高”,要誓死保卫电站。18时10分,电站大门口防护堤筑起后,筑堤人员奔向厂房,运砂袋,堵漏洞。负责厂房抢险的副站长张永才与水机班长谷家德、贾世新率先跳入水中,一面组织围墙堵漏、构筑防洪隔离带,一面探测机房险情变化。晚上20时10分,经过全站干部职工2小时40分钟的连续奋战,终于将洪水堵住了,扶莲塔电站又一次安然无恙,为此张永才被评为水电系统年度先进工作者。
  张永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并没有陶醉在现有的成绩中,他决心恪尽职守、奋斗不止,正像他在全县水电工作会议上发言所说的:“遵宗旨赤胆忠心当好牵头人,讲奉献洒遍汗水扎根扶莲塔。”

[责任编辑:li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