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写忠诚
薛坪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纪委书记 李怀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县上下隆重庆祝建党91周年之际,我很荣幸作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此刻,我心情非常激动,但也夹杂着几丝忐忑。在以往工作中,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而组织却给了我如此高的荣誉。这个荣誉对我来讲,是肯定,也是激励;是褒奖,更是鞭策。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扎根山区写忠诚》。
一、坚守信念,扎根山区不后悔
我是薛坪镇顺流村人,1960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6年担任顺流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被招录为薛坪镇政府机关干部。细数起来,我已经工作了20多年。在20多年的岁月里,我始终扎根山区,并把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1999年3月,组织把我从薛坪镇调入肖堰镇,担任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同年11月,乡镇党委换届,组织拟让我担任政府主职干部。当时,我想到自己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机遇,应该把这样的机会让给比自己年长的同志。于是,在组织找我谈话时,我以自己年轻、工作经验不足为由,把机会让给了他人。
2004年,因乡镇机构改革,我的职务也被组织做了相应调整。由薛坪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调整为党委委员、副镇长。对此,我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把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作为第一准则,没有一丝怨言,反而把责任、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看的更重、更高。一如既往地抓好了自己分管工作,并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组织考虑到我在乡镇已工作了20多年,想借此机会,把我调入县城工作,帮我改善工作环境。在组织找我谈话时,我说: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我在薛坪工作了20多年,家也在薛坪,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婉言谢绝了组织的好意。
说实话,在薛坪镇工作20多年的岁月里,看到一拨又一拨的干部从县城来到薛坪、又从薛坪走向县城,并且大多数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我在心生羡慕的同时,也深感欣慰。现在,回想起我在薛坪镇所做的点点滴滴时,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怨无悔。
二、忠诚使命,尽职尽责敢担当
在薛坪镇多年的工作中,我主要分管党群、政法、工交和机关事务工作,主抓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公路建设等工作。
“干部干部,‘干’字当先;干事成事,无愧己心。针对每一项工作,我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一直是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写历史,卯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我不辞劳苦,多方奔走跑项目、争取资金;不畏艰辛,亲临现场看路线,翻山越岭找水源。2011年6月,在硬化火石观村水泥路面时,由于资金缺口大,工程进行到一半后,被迫停工。为保证工程顺利竣工,我先后三次和施工老板商榷,让其先垫付资金施工,为了争取施工老板的支持,我自带干粮和施工老板一起吃住在工地。我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施工老板,最终,该村4公里通村水泥路面如期竣工。近年来,我先后争取各级扶持资金近2000多万元,硬化通村公路180公里,解决了近11000村民“行路难”问题;兴建蓄水池20多个,解决了16000多人、10000多头牲畜安全饮水难题;积极与通讯、电力部门联系,兴建移动联通基站100多处,使29个村全部完成农网改造。可以说,我为改善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
薛坪镇自古就有“顺流的杠子、龙王冲的状子”之称,治安形势严峻。作为主抓信访稳定工作的领导,我时刻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2010年5月,栗林坪村村民李某与郑某发生纠纷,在争执中,郑某不小心扯掉了李某身上插的导尿管,一天后李某死亡。李氏家族认为李某的死亡是郑某扯掉其身上的导尿管所致,于是纠集百余人到郑某家闹丧。我闻讯后,迅速组建专班,第一时间赶到郑某家,经过三天三夜苦口婆心的劝说、调解,最终使这起群体性闹丧事件成功化解。为从源头上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我结合本镇实际,建立了信访首问负责制、疑难案件领导包保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三联”中心户长队伍建设,筑牢了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目前,全镇各类纠纷逐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和2011年,薛坪镇被襄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同时,我注重探索创新,总结的“抓住筋、揽住心、脱开身、防反生”调处矛盾纠纷“十二字”诀被县委政法委在全县推广。
三、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显本色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我常想,如果没有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我今天为党和人民做事的机会。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不忘党恩,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
2011年6月,觅水洞村养殖大户魏遵军在对猪栏进行改造时,因资金不足,导致工程进行到一半时被迫停止。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改造任务,150头仔猪因没有猪舍只能天天在烈日下暴晒,后果不堪设想。得知情况后,我及时和水泥部门联系,为魏遵军争取10吨免费水泥,确保了猪栏改造顺利竣工,挽回经济损失近8万元。响水洞村村民卢月道今年70多岁,儿子和儿媳都在外地打工。目前,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为了保证老人健康生活,我坚持每个星期到他家去看望一次,病了就及时送往医院治疗,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自2011年以来,我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00多件(次),从个人微薄的工资中拿出近4000元帮扶贫困学生和慰问空巢老人。
同时,本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立足于薛坪镇的长远发展,凭着对薛坪镇的全面了解,我积极为薛坪镇党委、政府建良言献良策。2011年,根据薛坪镇香水河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我提出争创“全省旅游明星乡镇”的目标,该项目申报后,顺利通过了升级认定,被省委评为“全省旅游特色镇”,推动了全镇旅游快速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我已经52岁了,马上就要“改非”。“莫道桑榆景暮,晚霞分外绚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珍惜岗位,踏实工作,在我已经坚守了20多年的热土上继续挥洒真情,描绘更加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