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的坚守,痴心不改为民
肖堰镇龙坑村党支部书记 孙理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孙理轩,是肖堰镇龙坑村党支部书记。很荣幸参加这次“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百姓宣讲报告会。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28年的坚守,痴心不改为民。
一、情系家乡,无怨无悔,作群众最需要的人
龙坑村由原龙坑村和高峰岭两个村合并而成,4个村民小组,232户, 806人,其中党员28人,版土面积42平方公里,是肖堰镇位置最偏远、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村。“山大梁子多,出门就爬坡”是这里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到八十年代末,人们仍然“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
1988年,刚刚毕业在外拼搏的我被推选担任了龙坑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衣着破烂的父老乡亲的信任,我毅然放弃了小有起色的事业,选择留下来帮助村民改善现在的生活。当时村里一穷二白,仅有的一间村办公室还是危房,摇摇欲坠,同时还面临着 行路难、吃水难、孩子上学难等很多问题,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也非常滞后。
当时龙坑村与外界仅靠一段20多公里长的“泥巴路”相连,这条高低不平的路被老百姓称为“三蹦路”,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更是糟糕,路滑的连自行车都要扛着走。这段路中途还隔着一条小浴河,每逢下雨洪水上涨时小浴河便无法通行。面对难题,我主动承担责任,在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代表会上承诺就是乞讨也要把小浴河桥架好,也要把泥巴路修通。修桥时面对资金缺口,我到处说好话,求爹爹拜奶奶,先是赊回沙石料,后又借来涵管,多次找驻村单位支援水泥钢筋和部分资金,勉强建成了简易滚水坝桥。而在修路方面,也因施工困难加之资金缺口大而变得困难重重,修20公多里路段先后换了12名老板,第13名老板也差点跑了,无奈之下我连哄带劝,好说逮说把他拉到家里,将自己准备为老婆看病的3万元钱作工程款付给了他,然后管他饭,劝他酒,总算是把老板留住了。就这样经过两年多的苦战,“泥巴路”打通了,通车那天村民们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自发燃放鞭炮表示庆贺。那一刻我虽然身心疲惫,但我看到村民们那一双双充满喜悦和肯定的眼睛,我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委屈都值得。
二、克服困难,勇担重任,作致富的带头人
1996年我与人合伙在花庄办了家电子原件厂,生产和销售电子原件,当时很多农户找不到挣钱门路,我就把他们招进厂里做活,按月给他们付工钱,改善了部分村民的生活。2004年,我又组织村民发展烟叶生产,那个时候龙坑村种烟虽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烟田分散零落,不成规模,加上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见此我召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开会,分析过去种烟没有效益的原因,商讨如何引导村民科学种植烟叶。我也主动带头用科学的方法种植烟叶,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收获了不少经验,主动向村民推介,让他们对烟叶种植树立信心。现在,龙坑村很多农户通过发展烟叶走上富裕。村民郑祖合原来家里住两间破瓦房,两个小孩读书难以为继,2009年开始种烟叶,从5亩扩大到15亩,几年时间就整修了房屋,孩子读书不用愁。村民孙理江通过种烟,不仅新添了家用电器,还购置了交通工具,成为村里的致富典型。同时,面对烟田分散的现实,为了让村民效益最大化,我主动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帮助烟田分散的村民采摘烟叶。2014年10月,我在帮村民烟叶分级扎把时,因连续长时间低头做活引起颈椎病导致心血管病急性发作,一时间胸闷气喘,大脑供血不足,一头栽倒在农户烟堆上人事不省。等我醒来时已是发病第3天了,爱人见我醒来了哭着说:你是长期病秧子不能做重活,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一家怎么活呀!在广州一家软件公司任副董事长的儿子打电话心痛地说,爸你年纪大了,不要到村里干了,我在外挣钱够养活你们二老了,你就歇歇吧,万一闲不住就到我这来打扫个卫生,一个月给你六、七千块钱也可以呀,你这样累病了谁来照顾你呀!面对妻儿的苦劝,我也想过放下担子享享福,但当我翻开笔记本,看着上面记载着的一件件没有完成的事项时,我拒绝了他们,因为我答应群众的事还没有完成,况且我也舍不得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舍不得一同长大的乡里乡亲们。
三、关爱百姓,造福乡里,做村民的贴心人
人们常说村支部书记是百姓的父母官,可我从来就是把百姓当作养育自已的父老乡亲。从担任支部书记那天起,我从来不允许群众叫我书记,是亲戚家门就以辈份相称,不是亲戚家门就叫我姓名,为了贴近群众,到村民家里走访或解决问题我从来不带茶杯,渴了就在村民家里的水缸里盛水喝,村民家里过红白喜事,我就帮他们管事、拉队伍,个别平常对村工作有误解,与干部有隔阂的村民,我主动接近他们,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去年腊月26日,四组贫困户闫显兵因嫌当时市场价太低,家里几千斤苞谷没卖出去无钱购买年货,我知道后迅速到他家将苞谷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了回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去年10月困难户孙正慈在山上放羊不慎摔断了腿,家里还有一个呆傻哥哥需要照顾,我亲自从山上把她背回来送到医院治疗,让爱人陪护了一个多星期,并垫付了一万多元住院费。今年3月份二组贫困户孙正权想发展养猪产业,多次到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都因已年满60周岁不予放贷,我主动将卖烟存在账户的3万元钱借给他,让他迅速添槽补栏。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我当恩人,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知心话”都原意跟我说,而培养这种信任就是我一直在努力并为之享受的。
四、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做群众信任的人
稳定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村书记的必修课,在调处矛盾中我坚持:能早晨解决的事情不拖到中午,能自己解决的矛盾不推给上级,需跑着办的事情绝不走着办,须村内解决的事绝不出村外。2010年3月,一组村民张敬品与贾克先因山林纠纷发生械斗,双方都用弯刀对着对方脑袋,情况十分危险,且越闹越凶,上去硬拉可能会发生伤亡,我听说后赶紧骑自行车赶到事发地调解,并请来了当年分山的老干部,凭记忆从落叶下找出了山界,有了证据,双方心服口服,最终达成了协议。去年3月,一对夫妻闹要离婚,我向他们解释,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需要离婚,应向民政部门申请或向法院起诉,可他们说我是这里的负责人,什么事情就只找我,然后双方又大闹起来,见此我把他们留在家里吃中饭,待双方怒气都消了后,开始指出各自优点和对家庭所作贡献,然后告诉他们离婚对家庭对社会尤其是对子女带来的危害,随后又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双方重归于好,而且至今和和睦睦。28年来,经过我劝说调解,18对已准备离婚的夫妻重归与好,197件(次)矛盾纠纷得到和平解决。村里没有人到上级单位和部门上访,没有因稳定工作给组织添乱。
各位领导,同志们,28年来,我在村书记的岗位上干了一届又一届,就是希望能够改变家乡贫困面貌,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追求!我坚信,有各级组织的信任,有家乡父老的支持,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崎岖坎坷,我都能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继续前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