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风采 > 优秀共产党员 > 正文
【优秀共产党员】王平——追记城关镇洪河村原党支部书记
发布日期:2018-06-30 10:24:49    来源:部电教中心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不负时代重托  无愧群众期盼

 

五月,与春别离、与夏邂逅。漫步城关镇洪河村,出门水泥路,饮水户户通,晚上有路灯,活动有广场……。现在生活在村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可王平书记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这是城关镇洪河村村民对村党支部书记王平的无尽哀思!5月1日,王平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5月3日6时溘逝,年仅54岁。县委书记王鹏在看望慰问王平同志家人时说,王平是党培养的好干部,也是洪河村的好领路人。

 

身先士卒,做党员干部的带头人

王平经常说,村干部天天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方法,严守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着感情为村民谋利益、办好事、办实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员队伍建设中,他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发展成为党员,把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培养成模范带头人。

为打造功能完善的党员教育阵地,他想方设法争取资金56万元,新建310多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添置电教设施、桌椅等设备,订阅各类报刊500余册,规范建设130多平方米的远教文化广场,制作标准化党建宣传栏。组织带动在家党员群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每星期对乡村公路、活动场所进行清洁整治,因地制宜开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逐步形成山青、水绿、果香、田美的美丽新农村。

 

情系群众,做老百姓的知心人

王平经常说,做群众工作,首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把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特别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做他们的顶梁柱、主心骨。为全面了解村里情况,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挨家挨户与村民谈心拉家常,倾听村民心声,了解生活困难,逐一记在心中。村里的孤寡老人,低保贫困户等弱势群体一直让他放心不下,时刻装在心里。家住东沟三组村民王风英,已年满65岁,儿媳妇去逝后,唯一的儿子到外地做了上门女婿,她带着孙女独自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生活很是艰难。为解决王风英的困难,王平四处奔波,为她解决低保待遇。王风英家离村委会20多里地,手机信号不通,进出只能步行,王平无论工作再忙,都会抽时间到她家看望,并带去粮油食物等慰问品。村民唐付昌患有眼疾,妻子长年患病,一家人生活困难,为帮他找到合适的脱贫项目,王平多次上门与他商量,最终决定帮他发展养猪。2017年唐付昌家出栏生猪11头,收入5000多元,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今年他又喂养了19头猪。

王平说:“村支书‘官’小责任大,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要心系群众,哪里最需要,就要出现在哪里。”2017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已进入梦乡的王平接到村民电话,说三组村民王昌虎和王康先闹矛盾打起来了。王平二话不说,立刻赶到现场,这时两家人剑拔弩张,扭打在一起,互不相让。原来,王昌虎越界砍了王康先山场里的柴,王康先不服气,两人发生争吵,最后发展到两家人动手打了起来。王平了解情况后,耐心做两家人工作,讲明山场林地受法律保护不得侵占,邻里之间要以和为贵,远亲不如近邻等道理,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到化解。近年来,王平调解家庭、邻里、婚姻、宅基地、争田水等各类民事纠纷120余起,村里没有一起上访案件,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有效防止了各种矛盾的发生。

 

为民实干,做致富增收领路人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洪河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水、电、路样样差,农户住的大多是篱笆房,喝的是房前屋后土坑里存着的旱函水,道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所有的山货、土特产及农资都要靠人力背进驮出。为争取修建村里道路的建设资金,他记不清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好话,感召了多少人,先后筹措资金60多万元,用4年时间打通了2公里卡脖子路,硬化了4公里环村公路。

路通了,他又想办法解决吃水问题,在任家崖和洪河沟修通两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沿途62户248人吃水难问题。对集中供水以外的散户,因地制宜修建水窖和蓄水池。吃水问题解决了,村里的青壮年腾出手脚,放心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为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王平积极招商跑项目,建起60千伏光伏电站,发展袋料食用菌3.5万袋,年收入5万多元。成立核桃产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的荒山荒地进行流转,让贫困户入股分红,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人员就近打工。另外,引导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喂跑山鸡、养生态猪,增加收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60户152人,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

如今的洪河村,房子安全了,设施配套了,道路畅通了,饮水解决了,收入增加了,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了。王平同志用一生把对党的忠诚、对洪河村人民的热爱,化作具体行动,把村书记的好形象、好作风,伫在群众“家门口”、立在百姓“心坎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责任编辑:南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