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风采 > 优秀共产党员 > 正文
【优秀村书记】冯祖海——薛坪镇秦家坪村党支部书记
发布日期:2018-07-11 15:18:41    来源:部电教中心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不怕艰辛谋发展 只盼穷村换新颜

 

薛坪镇秦家坪村位于南漳与保康交界处,平均海拔1200多米,有五个村民小组,181户741人,党员24人。2006年以前,秦家坪村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传统农业方式维持生计。近年来,村党支部班子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辛创业,修通了路,吃上了自来水,目前人均收入已过万元。十多年来,无人上访,无矛盾纠纷,村安民合。曾多次荣获“村集体经济发展进步奖”、“治安和谐文明奖”、“干群团结典型模范奖”等光荣称号。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

06年以前,村里仅有一条70年代修建的石子路,村里大家伙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仅靠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维持生计,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不前。当选书记之后,冯祖海心想,无论花多少年,遇到多大困难,都要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他下定决心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想致富、先修路”。冯祖海认识到,如果没有一条好路,不仅物资运不进来,农产品也送不出去,就会直接影响村民增收,所以必须下决心先把路搞好。冯祖海决定从村委会主动脉抓起,首先扩宽硬化3公里的村主线公路。可修路需要钱,村里又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他主动到市直、县直有关单位争取支持,最终获得扶持资金60多万元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硬化这条公路期间,因缺水冯祖海带领村民到外村协商引水,从外村引水拌浆浇路。可是一天夜里,引水的水管被村民干活时不小心砍断,因是无心之过,也不能埋怨别人,只有赶紧把水管修好,不耽误工期。为了避免再出茬子,冯祖海就和村里文书杨华商量,两人轮流值班看守,不眠不休的整整坚持了半个月,直至把这条路修好。

主干道打通后,冯祖海接着就谋划着深入。秦家坪村二组有一块200余亩的大平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有利于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但由于交通不畅,一直发展不起来;村三组地理位理偏僻,解放以来村民就靠肩扛背托运输物资,村民们生活严重不便。于是他下决心要把这两个地方的路也打通。四处“化缘”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薛坪山大路远,但是为了村里的建设,冯祖海经常冒着风雪奔往县直有关单位争取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他先后争取到帮扶资金84万和l7万,有了帮扶资金,秦家坪村二组扩宽硬化了3公里水泥路,三组扩宽硬化了1.5公里公路。有了公路,村里的老百姓高兴极了,都决定在来年种植四季蔬菜,朝着致富路上快跑。

俗话说先治坡后治窝,虽然大部分村民的发展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村委会还没有一个正经的办公地点。经过积极主动的汇报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先后帮扶了资金10万多元,在2012年秦家坪村终于建起了5间两层的村委会办公地,把组织的阵地建好,提升了整个村的形象也方便了村民前来办事。

二、抓农产品结构调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村里的建设都有了,怎么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了首要工作。秦家坪位于南漳西北边陲,是一个与保康交界,海拔1200多米的偏僻高山村。冯祖海曾经一直在想:保康龙坪与我们山水相连,人家能把蔬菜做成大产业,难道我们不行吗?于是他找到一个跟秦家坪村条件相近的村--保康县龙坪镇高山村,先后多次去学习参观高山村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经验,回来后在群众中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后来冯祖海发现光靠参观讨论还不够,必须得有本地典型引路,才更有说服力。于是冯祖海带领村“两委”班子从保康引进优良品种、聘请专业技术员,在村民李金海、秦明宪两家责任田里实验种植西红柿、辣椒、包菜三种作物。老天不负有心人,秦明宪实验种植的两亩蔬菜,亩平收入1.1万多元,比同期粮食收入高出10倍以上。李金海种植两亩蔬菜,一亩烟叶,平均亩收入也在8000元以上,比粮食生产翻了8倍多。一花引来万花开,第二年,大家看到种蔬菜比种粮食收入高,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种植蔬菜的队伍中。截止目前秦家坪村专业蔬菜种植户发展到118户,占全村181户的65%。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在解决了村里的发展问题后,另外一部分偏远不易发展的村民就需要易地搬迁。但是找地方建房成了首要难题,全村两处搬迁点,一处需要占他人山,一处需要占他人田。在农村,山和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占山占地无疑是困难重重。但冯祖海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面对困难时不能退缩。他用最大的耐心去一户一户的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在不断的协商沟通中再加上适度的补偿,落实了两处搬迁点,使全村14户42人如期搬进了漂亮的新房。另有54户村民不需要搬迁,但还没有脱贫的,冯祖海就多方争取资金,针对实际精准施策,扶持这些户的村民养牛、养猪、养羊、养鸡,确保全体贫困户如期脱贫。

三、抓党风廉政建设,树良好村风民风

虽然每年村里争取到了很多资金,但冯祖海从不乱花一分公家的钱,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直以来村里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大小资金的使用全部都按照程序先开会研究,再落实支出。

在工作和生活中冯祖海不仅要求自己身正,还经常向村民传递正能量。经过长期坚持,秦家坪村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多年来一直没有群众越级上访现象。

现在的秦家坪村变了,村容村貌村风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村民们也形成了一种习惯“有事找老冯”。十年来,冯祖海把争项引资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共争来资金180多万元,给群众办了一些事,也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未来几年,冯祖海还计划修更多的路,引更多的水,造更多的福,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秦家坪村,带领全村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南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