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成功申遗,“华夏第一渠”名扬世界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民间称长渠大沟,相传是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为攻打楚皇城而修的战渠,因而也叫白起渠。长渠西起南漳县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赤湖村,全长49.3公里,所以又叫百里长渠。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将军认为修复长渠能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军粮供给,建议修复长渠。修复长渠事宜当年即启动。为纪念张自忠将军,长渠曾被更名为荩忱渠。
长渠创建时间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关中地区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灵渠早65年,《中国水利之最》将其称为“华夏第一渠”。
《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等重要古籍对长渠均有详细记载,“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等文人墨客也为它留下了动人篇章,因而它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长渠在中国水利技术史上创造了“陂渠串连、长藤结瓜”式的灌溉模式,持续应用至今并在丘陵山区推广发展,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的发展演变过程。
三道河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李保元介绍,在南漳县安乐堰村,渠道之上另有悬空架设的泄流渠,这是长渠的一个独特引水设计。瓜堰水不足时,就打开长渠的引水闸进水;长渠水不足时,可打开堰塘水闸放水补充;堰塘水过多时,可通过泄流渠将水引回附近的蛮河。“藤”引水,“瓜”蓄水,有效保证了渠水水位以及覆盖面积,带来沿渠地区土沃粮丰,旱涝保收。
长渠经历代修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心建设与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的农业灌溉系统。工程拥有规模以上干渠1条、主要支渠38条、闸门499座、渡槽39座、涵洞518座、倒虹吸3座、滚水坝1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渠累计向南、宜两地提供农业和工业用水140余亿立方米,为灌区粮食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渠2008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2019年3月被评为“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
2016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市水利局的高度重视和南漳县、宜城市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启动了长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2018年8月14日,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审大会上,长渠、都江堰、姜席堰、灵渠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国际排灌委员会对长渠的评价是:华夏第一渠、里程碑式的建筑,创立了卓有成效的“长藤结瓜”工程和“分时轮灌”的管理范例。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长渠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不仅填补了我市世界遗产的空白,而且填补了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
【新访】
修复生态,让千年古渠造福子孙后代
“长渠流经南漳、宜城的11个乡镇,灌溉着沿线30.3万亩沃土良田,灌区年均粮食产量达2.5亿公斤。”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陈启合介绍。
2016年起,襄阳市决定全面实施“绿满长渠”工程,以生态修复方式给长渠注入新的“血液”。
“绿满长渠”工作实施以来,经过3年努力,利用沿渠6000多亩土地,栽植花卉苗木,实现灌区绿化全覆盖,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谈及长渠的生态治理,长渠第一管理段段长石维介绍:一是水位以下,采取砖石衬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二是水位以上,覆盖一层草皮,保护渠道里的土坡;三是在渠道两旁进行植树造林,巩固渠体。“沿线已植树47.8万余株。未来还要将画廊、花廊、绿廊、果廊四个主题区融入‘绿满长渠’工程之中,力争将长渠打造成一道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亮丽风景线。”
下一步,长渠开发保护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遗产地保护、旅游产业与水情教育有机融合,建设白起渠水文化博物馆、白起渠水情教育展示馆等精品项目,形成“一带四区五湖”水利遗产保护与水情教育展示区、水情教育核心区。
【亲历者说】
庹先沮:长渠申遗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2017年底,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邀请我和其他几位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组成专家顾问团,沿长渠两岸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和佐证材料。”庹先沮说。
为帮白起渠申遗,专家团在长渠沿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徒步寻找,每到一个村,先找村干部了解情况,再找村里的老人聊天,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史料。专家团早出晚归,几乎每天都要奔波几十公里,翻遍《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襄阳县志》等60多本重要资料。
听说长渠正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岸村民积极支持。南漳县武安镇莲花堰村村民王华国主动捐献自家收藏多年的涨水碑。碑上记载了清朝道光六年,白起渠渠首莲花堰和武安镇一带的一次洪水水势的涨消情况,以及此次洪水对武安镇蛮河两岸的肆虐状况。这块石碑为白起渠申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华国说,不求什么回报,只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白起渠的历史,为子孙后代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收藏爱好者吴华也将自己收藏的十余件白起庙石构件拿了出来。
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长渠一举夺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金字招牌。
(来源:《襄阳日报》2019年8月12日1版)